近年来,我市以年轻干部的“选、育、管、用”为着力点,加强优化年轻干部储备链、培养链、管理链、选拔链,一体推进,联动发力,锻造硬核年轻干部队伍。
创新思路“引”,延长“储备链”。持续扩大公务员、事业人员招考力度,今年新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209名。组织优秀青年人才选聘,面向全国“双一流”高校引进急需的信息技术类、化学工程类、经济类、农业类等专业人才,储备建设一支专业结构、知识结构更加完备的年轻干部队伍,两年共选聘优秀青年人才59名。按照“市招镇聘村用”的工作思路,启动实施年轻人才回引计划,在更大范围、更深程度储备年轻干部人才,今年首批招引30岁以下年轻人才76名。分类建立年轻干部动态储备库,在各层面、各领域广泛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255名,为年轻干部队伍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靶向施策“育”,优化“培养链”。制定年轻干部成长总体规划,实施35周岁以下副科职干部、90后优秀年轻干部、优秀青年人才三类对象梯队培养专项行动,分类打造赋能增才、青苗成长、邮青薪火三大平台,构建培训学习、实践锻炼、监督管理、选拔任用等多元模式,以源头式培养解结构性难题、以压担式培养促全方位提升。创新年轻干部培训方式,采用竞争机制,开设年轻干部“微讲坛”,设置闭卷测试、主题演讲、无领导小组讨论、命题调研等交流比拼环节,邀请市委主要领导、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观摩、现场点评,推动年轻干部比学赶超、竞进提能。
严于经常“管”,织密“监督链”。出台《高邮市选聘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办法》,从选聘任职、教育培养、监督管理、关心关爱、考核奖惩等5个方面着手,全方位、多措施管理干部。建立年轻干部导师制,对重点培养对象分别明确政治指导员、工作辅导员,根据年轻干部的自身需求,有针对性地传道授业解惑。建立完善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纪实档案,实行“一人一档”全方位培养,加强跟踪了解。强化年轻干部培养跟踪问效,对于纳入储备库的优秀年轻干部,强化跟踪管理,表现突出的优先纳入培养“第一梯队”。
合理大胆“用”,建好“选拔链”。建立常态化选拔机制,树立正确用人导向,在班子调整时,优先提拔年轻干部;在职位空缺时,优先考虑年轻干部;同等条件下,优先使用年轻干部。综合分析比较年轻干部工作任职经历、实践经验等情况,考察干部与职位匹配度,对同层次年轻干部组织综合比较,对基础条件好、专业能力强、发展后劲足的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,让优秀年轻干部“弯道超车”,激活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今年以来,提拔使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