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突出政治监督、日常监督、选任监督,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、巩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
突出政治监督,筑牢思想“奠基石”。突出政治监督首要地位,制定实施《关于加强对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措施》,完善对“一把手”、同级领导班子和对下级领导班子监督体系,细化党组织监督、“一对一”谈话机制、“三重一大”决策监督、审计监督等19项、57条具体工作措施,构建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。制定出台《关于开展市管党员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的实施办法》,落实相关配套措施,区分党政正职、其他领导班子成员、中层干部3类对象,分别设计“5+10”正反向测评指标,提高测评的针对性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。通过政治体检、政治理论考试等措施,将政治监督落细落小落实。2022年先后组织政治素质考察8批次,政治体检145人次,政治理论考试86人次。
突出日常监督,织密纪律“监督网”。紧盯日常监管,经常性地了解掌握领导干部的“活情况”。拓宽日常监督渠道,利用工作资源,多途径、多形式掌握与干部相关的信息,收集整理巡视、巡察等工作中涉及到的干部情况,了解干部在完成日常工作、重点任务中的表现。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推进一线监督工作,通过跟班听、现场看,实地化、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的立场态度、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质。建立干部监督负面信息库,实时了解干部纪律处分、组织处理、督查通报、信访举报等信息,及时提醒干部负面情形,做到经常性、近距离、全时态监督,对发现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、函询、诫勉。
突出选任监督,校正用人“风向标”。先后两次修订《干部选任工作操作规程》,规范干部选任过程记实,制定干部选任工作负面清单。结合市委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,通过查阅党委(党组)会议记录、选人用人全程纪实材料、干部人事档案等材料查核印证。自换届以来,对11家单位选人用人情况进行专项检查,查阅党委(党组)研究干部任免事项会议记录64份,抽查干部人事档案443份,查核全程纪实材料181份,累计发现选人用人问题71个。年底结合领导班子考核开展选人用人“一报告两评议”,通过定性评价、比较分析,真实、动态掌握全市乡镇园区和市级部门选人用人情况,把评议结果较差单位列为选人用人专项检查重点对象。